搜索

线上炒股放大平台 昔日苏宁系公司重整, 但易主后的上市公司扭亏为盈

发布日期:2025-02-18 11:36 点击次数:167

线上炒股放大平台 昔日苏宁系公司重整, 但易主后的上市公司扭亏为盈

线上炒股放大平台

进入重整的三家公司主要由张氏父子持股。视觉中国/图

2025年2月7日,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信息显示,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苏宁电器)、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苏宁控股)、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苏宁置业)被申请重整,相关案件已由南京市中院受理。

涉及三家公司的债权人,需在2025年3月25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,并详细说明债权数额、有无财产担保以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等情况,同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。

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薛起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破产重整与破产是两码事,前者涉及股权转让等重整事项。公司破产后,就无法正常对外经营了。

公开资料显示,前述三家公司之中,有两家是ST易购(002024.SZ)股东,但持股比例较低。其中,苏宁电器持有ST易购股份比例为1.4%,苏宁控股持有ST易购股份比例为2.75%。

ST易购在公告中表示,鉴于两家公司均非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,上述股东被申请重整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。此外,公司在资金、资产、财务、人员、技术等方面都完全保持独立性,两家股东被申请重整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。

ST易购方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针对公司股东被申请重整一事,除公告外,无其他可公开的信息。

张氏父子为主要股东

前述三家苏宁系公司中,苏宁电器规模最大,是苏宁系重要的融资平台,发行过众多债券。前些年,苏宁电器还并表过ST易购、苏宁置业。

目前,苏宁电器由张近东与卜扬各持股50%。张近东是苏宁系创始人,担任ST易购名誉董事长。卜扬曾为苏宁电器副总裁。

根据苏宁电器2023年年度报告,公司资产总额为1249.6亿元,负债总额达到1344.79亿元,归母净利润为-57.03亿元。同期,ST易购总资产为1217亿元,总负债1116亿元。

苏宁置业曾是苏宁系旗下的房地产开发运营集团,包括商业地产、住宅地产等板块,目前由张近东、张康阳父子与苏宁电器持股。苏宁控股则涵盖体育、投资等业务,目前由张氏父子持股。

2025年1月,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发布信息称,前述三家苏宁系公司均拖欠了税款。其中,苏宁电器共拖欠5.3亿元各类税款。

一位接近苏宁系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过去几年,苏宁一直在和债权人沟通,做偿债方案,但各方诉求不一,协调难度大。

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介绍,申请对苏宁系三家公司进行重整的机构,是主营室内装饰的金螳螂(002081.SZ)和江苏天健华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(下称天健华辰)。

公开资料显示,过去几年位于苏州的金螳螂与苏宁系有众多业务往来。2024年,ST易购出售天天快递时,天健华辰出具了天天快递的资产评估报告。

针对申请破产重整一事,南方周末记者向金螳螂发去采访函,截至发稿,未获回复。此外,天健华辰电话未能接通。

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钱文翰长期关注破产、重组等业务,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,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,公司债务利息停止计算,所有诉讼执行程序中止,管理人将梳理公司负债和资产情况,最终拿出新的偿债方案。

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,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等三家律师事务所将担任苏宁系公司管理人。管理人方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一切信息以公告为准。

赶上政策红利

值得注意的是,三家苏宁系公司重整,与ST易购关系不大。

2020年开始,苏宁系出现流动性危机,债务承压。2021年,ST易购巨亏441.79亿元,成为当年A股亏损最多的公司。

之后,南京国资紧急出手,携手阿里、小米等巨头88亿元注资,张近东也因此失去了ST易购的控制权。目前,ST易购仍处于无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的状态。

也是在2021年,张近东卸任ST易购董事长。苏宁开始甩卖巅峰时期收购的各项资产,剥离PPTV、物流仓储等非核心业务,处置国际米兰俱乐部股权、天天快递等资产,关停家乐福,聚焦零售主业。

江苏国资以及金融机构也曾出资纾困。2023年10月,中信信托发文介绍,公司与中国华融(02799.HK)协同实施的ST易购纾困项目正式落地。根据公告,项目预计期限为10年,规模上限为50亿元。

2024年,左支右绌的苏宁系,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。ST易购2024年中报显示,截至6月30日,部分应付款项共约人民币 327.67 亿元,逾期未支付。

直至2024年下半年,受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影响,ST易购业绩有所好转。

根据ST易购2024年度业绩预告,四季度门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64.6%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盈利5亿-7亿元,2023年同期为-40.9亿元,自2020年以来首度扭亏为盈。

此外,2024年,ST易购推进资产处置、债务化解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带来收益约18亿- 20 亿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,同比减亏 71.98%- 76.81%。

南方周末记者 吴超线上炒股放大平台

查看更多